【零售】海外复盘:如何看待中国白酒流通行业的未来?
来源:国泰君安 2015-11-27 09:50:00| 打印|
这些严格的酒流通法律,后来为美国酒类批发商的蓬勃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美国酒类批发行业的不断成熟,伴随着不断发生的行业并购事件。 为什么这个行业对并购如此情有独钟?究其背后原因,其实还是和美国的州法律分不开关系。 由于美国各州法律制度的不同,通过兼并收购的方式,可以大大节省重新申请执照、建立物流体系的成本。
壹玖壹玖的主要客户是C端消费者,通过线下直营门店、客户服务热线和电商平台向客户销售酒类商品,并在实体门店覆盖范围内提供“立即送”服务。 同时也会给零售终端,如餐厅、酒店、KTV、酒吧等提供“立即送”和 4M 全程品质管理系统保真服务,按供货金额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服务费。 未来中国酒类流通行业会出现哪些特点?对比美国酒类流通行业的发展和现状,我们认为有四个重点方向: 1、降本增效是流通企业的核心价值 作为连接生产商和零售商的中间环节,仓储、物流、配送都是流通企业需要做的事,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高效的完成每一个环节,提升流通的效率。 同时由于酒类商品具有易碎、真品要求高等特点,自建物流和全程跟踪就显得尤为重要。 近年来高端白酒全国化布局持续推进,区域性品牌和全国性品牌共同发展,但流通渠道专业化程度仍不高,传统的酒类经销体系中加价环节多、流通效率低、无法溯源保真等问题日益凸显。 参考美国的行业发展,流通专业化是大势所趋,品牌化、扁平化、高效化的龙头将脱颖而出,行业集中度将提升,但这也需要漫长的过程。 2、法律规定上的差异对酒流通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会 美国酒类三级分销制度和直邮销售限制法是酒流通批发企业发展壮大的基础,中国没有类似的规定。 在先天优势不足的情况下,酒类批发企业可以通过延伸上下游的方式做大产业链,比如向下游开设自己的零售门店,向上游开发自己的酒类产品,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收入规模和盈利能力。 3、强者恒强,龙头企业将通过内生外延持续做强 美国目前的龙头企业都有百年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以后,通过兼并收购快速扩张,也使得这个行业最后会出现强者恒强,大鱼吃小鱼的现象。 而国内酒流通企业发展仅十余年,对于酒类流通这一区域性极强的行业来说,渠道的扩张并不像快消品那样容易,因此需要稳扎稳打逐步布局。 长期来看国内品牌、渠道、物流、盈力强的龙头企业将通过内生外延的方式持续做大做强,市占率也将持续提升。 4、现有企业需要思考如何通过提供附加服务差异化竞争,增强客户黏性 因为中间商并不生产产品,所以零售终端客户的黏性并不强,这时候就需要差异化的竞争提升客户黏性,比如一些销售系统服务等。
3、名品世家——新三板上市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本网站所载内容均来自本公司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本公司客户使用。除国泰君安官方网站(www.gtja.com)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