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在中国证券业协会成立30周年座谈会上,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就证券业发展指出了方向。
1、什么时候重视合规风控,行业什么时候才能健康发展;什么时候忽视合规风控,行业什么时候就会问题丛生、风险频发。
2、各证券公司要更好发挥中介机构“看门人”作用,着力健全公司治理,夯实行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3、进一步加强行业的专业声誉建设,发挥声誉激励和约束作用,督促行业机构珍惜专业声誉,加强声誉风险管理,自觉维护行业专业声誉,促进行业不断提升声誉资本“软实力”。
4、证券公司首先要聚焦主业,健全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能力体系建设,加快从通道化、被动管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型,围绕保荐、定价、承销等核心提升投资银行全链条业务能力和执业质量。
5、强化创新,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工具,提高行业的科技应用水平,稳步发展跨境业务,努力建设高质量的投资银行和财富管理机构。
6、围绕“特色、强项、专长、精品”培育竞争优势,推动行业形成综合化、专业化、特色化、差异化的发展格局。
7、协会要坚持自律管理与行政监管的差异化定位,突出自律规则、业务规范的正面清单属性,通过建标准、做评价、立示范等方式方法引导证券公司合规展业,守正创新。
8、协会动员组织行业机构研究、推进高质量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律服务传导效能,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中介机构归位尽责。
李超指出,证券行业要坚持回归本源,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资本市场在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资本、科技和实体经济高水平循环中发挥枢纽作用。
同时表示,“打铁还需自身硬”,专业能力是证券经营机构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坚持提升专业能力、发挥专业精神,才有可能把握机遇,攻坚克难,肩负起服务实体经济的重任。证券发行注册制改革是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大变革,证券公司首先要聚焦主业,健全与注册制改革相适应的能力体系建设,加快从通道化、被动管理向专业化、主动管理转型,围绕保荐、定价、承销等核心提升投资银行全链条业务能力和执业质量。
协会要动员组织行业机构研究、推进高质量发展规划,不断提升自律服务传导效能,通过市场化法治化手段促进中介机构归位尽责,增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助力资本市场发挥枢纽功能。引导行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中国特色行业文化建设,为行业营造规范有序、充满活力韧性的发展生态,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