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投资者更多聚焦于头部基金公司和顶流基金经理时,很多“小而美”的基金公司正为了扩大规模而苦恼——在公募基金整体规模稳步增长、头部公司利润达数十亿的背景下,今年上半年仍有近10家小型基金公司在盈亏线挣扎。有业内人士呼吁“各平台给中小公司一定的流量扶持,双方共同成长。”
相对于中小型基金公司,初创公司更显“孱弱”。华南地区一家新基金公司董事兼副总经理谏言“应该给新公司配备两只新基金开业发行的额度,一只是权益的,一只是固收的。然后,由上一年度的实力基金销售渠道组团联合做包销式的发行,保证成立。”
在A股市场向机构化迈进的过程中,公募基金在资本市场的话语权逐步加强,整体资产规模已突破24万亿元人民币,但各家基金公司之间的贫富差距却在逐渐拉大。
目前国内共有149家公募基金公司,易方达、天弘基金与广发基金管理规模位居前三甲,也是仅有的3家规模破万亿的公司。头部基金公司风光无限之际,中小基金的难处也在凸显,后半段70余家基金公司目前管理规模合计仅有1.08万亿元,合计规模甚至不及一家头部基金公司的体量。
规模差距带来的影响是基金管理费用的天壤之别。今年上半年,易方达旗下235只基金为其带来51亿元的管理费用,广发基金与与汇添富基金也都超过了30亿元,而管理费用低于100万元的基金公司却有多达10家。从净利润指标来看,在头部基金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这些位居尾部的基金公司却在盈亏线上苦苦挣扎。
继去年轰轰烈烈的“核心资产”抱团行情瓦解后,今年“顶流”基金经理们有些星光暗淡,但一些中小基金公司呈现出“小而美”的特征,个别产品押中了赛道后能够在高手环伺的基金收益榜单中争得一席之地。
相较于头部公司,中小基金公司固然存在组织架构不完善、投研团队与投资体系不够成熟,甚至还有激励制度不够完善、基金经理的薪酬偏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但若将时间线拉长,在过去5年内以合计收益排名居于前列的公司中,不乏中海基金、益民基金、红土创新基金等,业绩甚至能够大幅跑赢耳熟能详的头部基金公司。
然而,即便如此,中小型基金公司依然难以受到市场关注,体现在新基金发行中更易折戟。
有基金公司内部人士表示,监管方面对小基金公司尽管会尽量公平,兼顾到各类规模的公司,但“存在大公司的产品申报批复的速度较快,而小基金公司批复速度相对较慢”等问题。
4月26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提到,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专业资产管理机构;着力打造行业良好发展生态,提高中长期资金占比;积极推动公募REITs、养老投资产品、管理人合理让利型产品等创新产品发展;引导基金管理人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理念、采取有效监管措施限制“风格漂移”、“高换手率”等博取短线交易收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