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研究机构的统计数据综合显示,11月,房企融资总额较上月大幅回升,海外融资成本增加。另外,多家房企通过股权转让、债券回购、大股东增持股票、股东借款、配股融资等方式进行“花式”自救。
同策研究院监测的数据显示,11月,40家典型上市房企共完成融资金额折合人民币共计668.62亿元,环比上升98.7%,较上月大幅回升。其中,40家房企债权融资金额577.49亿元,环比上升94.09%,占房企融资总量的86.37%;股权融资金额为91.13亿元,环比上升133.89%,占总融资金额比重为13.63%。
中指研究院的统计数据也显示,11月房地产信用债发行规模为371.4亿元,相较于10月的130.01亿元,大幅度增长186%。
中指研究院企业事业部负责人刘水认为,信用债融资明显转暖,政策边际调整效果正在显现。不过,同策研究院研究员陈舒则指出,整体来看,11月40典型房企融资情况仍处于年度较低水平,整体不改规模收缩趋势。
中指研究员数据显示,11月内地房企海外债发行规模为10.1亿元,相较于10月有所下降。从融资成本看,海外债平均利率为13.50%,环比上升3.01个百分点。
近期,房企还通过回购债券、大股东增持股票、股东借款、配股融资等方式进行“花式”自救。
除提前赎回部分境外债之外,近期多家房企大股东增持公司股票,增添市场信心。据了解,碧桂园杨惠妍在11月累计增持碧桂园股票不小于1761万股,金额1.28亿元。
克而瑞研究中心指出,股东借款及配股融资等方式,对股东以及企业自身发展前景要求较高,目前仅有少量房企进行。9月底以来在政策密集发声下,房企关紧已久的融资阀门终于有了松动迹象。
虽当前政策的松动主要对象是国资,但伴随着市场信心重建和宏观维稳政策的传导,未来将会扩散到民营企业,也将最先有利于基本面较好的企业,当前房企积极自救,也将加大市场对自身的信心,早日进入市场“白名单”。
5月17日,江苏省连云港市住建局发布《连云港市市区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消费实施细则》,2022年5月18日至2022年6月30日期间内,对市区(不含赣榆区)居民购买新建的家庭唯一住房和第二套改善性住房予以补贴。
5月17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从优化二手住房交易政策、完善税收调节、更好满足三孩家庭购房需求等方面进一步完善房地产市场调控。
5月10日,苏州首批集中土拍历时2天收官,15宗地总成交金额233.77亿元,其中有11宗地底价成交。早在开拍前,整体主基调就已经定下;两极分化明显,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