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换电电站正越来越受市场关注。就在12月10日,媒体报道称从产业人士处获悉,国家能源局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究的《关于进一步提升充换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将于近日正式出台。
随着新能源产业推进,作为新能源车重要的“补能”方式之一,换电在降低购车成本、消除里程焦虑、提升安全水平、电网友好等方面具有优势。根据中金证券测算,1个标准换电站,可服务营运车辆100台,私家车辆450台,效率类比50个50kW快充桩,或245个7kW慢充桩。
政策推动下,换电模式中的难点逐步突破,机构预计2025年换电车型占比将达30%,对应带来3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数据解读
电动汽车需求快速爆发,带动补能矛盾日益突出。中金证券邓学预计,2021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826万辆,车桩比高达3.17,且仍在加速攀升。2022年将有1000万新能源车主,不得不依靠公共充电系统补能,矛盾将日益突出。充换电基建的投资机遇凸显,预计2022年将出现“换电大爆发、车企加速超/快充站自建、慢充加速进小区”。
券商观点
中金证券邓学预计,政策引导、巨头推动和标准化趋势下,换电模式有望快速发展,形成“换电-电动汽车”的电力新系统,协同慢充和快充,逐步替代加油站体系。
产业链相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