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
据互动易官网消息,12月20日,宁德时代在互动平台表示,目前公司已启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布局,2023年将形成基本产业链。
点评:
早期,锂电池深度受益于新能源车的高景气发展,但紧接着锂资源的全球储量有限的缺点导致目前上游锂原料持续涨价,各大厂商也纷纷出海抢矿。反观钠资源储量极其丰富,约是锂的1000倍,而且锂钠同族,物化性质有类似之处。所以钠电池作为锂电池的替代品,在头部电池厂商的产业化布局推进中,有望加速发展。
目前,钠离子电池尚处于产业化的前期阶段。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钠离子电池在正极材料和集流体的改变最为显著:
正极材料方面,现阶段影响钠离子电池性能主要环节在于正极材料,而钠离子正极材料超100种,技术路线尚处于演进中。未来有三大正极材料体系或将成为主流,恰好都需包含可变价的过渡金属,所以钠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对过渡金属需求的推动较为明确,其中资源较丰富的锰和铁尤其值得关注。
集流体方面,目前锂电池的正负极的集流体分别是铝箔和铜箔。由于钠离子不会与铝形成合金,因此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的集流体均可以使用成本更低的铝箔。中国是全球铝箔产销大国,铝箔产品齐全,具备完整的产业链,为电池铝箔的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未来钠离子电池推升电池铝箔需求增长,龙头企业具先发优势
展望后市,随着宁德时代等产业巨头加码推动钠离子电池产业化落地,预计未来2-3年内,钠离子电池产业链有望趋于成熟。
落脚到A股市场,综上所述,目前钠离子正处于产业链发展初期,与锂电池相比,未来可以在正极材料的金属原材料,以及集流体的铝箔方向显著放量。可以重点留言细分行业市占率高、行业龙头企业。
根据市场公开资料显示,相关概念股包括:宁德时代(300750)、山东章鼓(002598)、容百科技(688005)、立中集团(30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