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规模超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引资规模和质量双提升。2021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493.6亿元,同比增长14.9%,实现两位数增长。高技术产业引资增长较快,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7.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7%,高技术服务业增长19.2%。
去年来,中国吸收外资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去年前10个月,中国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7.8%,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据经合组织统计,2020年流入中国的投资超过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的五分之一,比疫情前份额提高一倍,去年这种趋势仍在延续。
据此前一份国际知名金融机构调查显示,与其他几个亚洲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成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英国《金融时报》文章称,新冠疫情下中国经济贸易与全世界不仅没有脱钩,反而联系更加紧密。
去年来,中国从容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经济发展保持全球领先地位。全球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集团之一贝莱德称:对中国的投资展望更有信心,基本考虑是预期明年中国经济将稳定增长,并可能超乎投资者预期。
疫情下,对很多跨国公司来说,中国已成其全球利润增长的“主引擎”。外商投资获得巨大利润,背后是14亿多人口大市场的推动力。从过去的以设立工厂为主,到如今的在中国设立越来越多研发中心和全球总部,转变背后,展现出中国庞大市场容量的潜力和魅力。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进一步扩大进口,科技创新被放在更重要位置,为实现“双碳”目标而努力……这一过程催生的数字、研发、服务、环保等相关新产业,将会让外企发现更多“掘金地”。俄新社文章此前曾指出,投资中国的资金“不是在金融市场快进快出的热钱,而是会长久留在这个国家的长线资金”。
近年来,中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压减幅度接近三分之二,年底前将出台新版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明年初生效,申请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中国用实际行动向外界传递一个明确信号: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决心和行动不会改变。
尽管全球疫情依然蔓延,经济复苏前景仍存不确定性,中国吸收外资依然面临挑战,但这些“引力”,不仅是中国吸收外资不减反增的密码,也是未来中国继续吸引全球投资者加码投资的底气。
领导层9日在全国促进外贸外资平稳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要想方设法稳定外贸企业生产经营,着力帮助企业保订单保市场;要更加重视和做好稳外资工作,切实稳住现有外资企业,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