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行情回顾8.21-8.25
8月21日,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主办,国泰君安协办,中建材绿色能源有限公司合作支持举办的首届全国碳市场模拟交易大赛迎来第二周竞逐,超300家来自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及40多家非履约主体再次同台竞技,凭借卓越的实力及经验,呈现出了精彩的表现。
一级市场方面,本周市场对CEASIM单向竞价的参与意愿有所下滑。上周四开启的第二轮单向竞价中,发放总量仍为600万吨,有效申报量1,143.85万吨,较上周下降33.76%,有效申报倍数由2.88降至1.91倍。统一成交价为66.00元/吨,较上周下降7.04%,总成交量600万吨。竞价成功比例由34.05%提升至55.95%。除申报量及申报倍数下降外,首周统一成交价略微高于竞价当日二级市场价格,但本周统一成交价略微低于当日二级市场价格,市场预期有所下行。
表 CEASIM单向竞价第一、二周成交情况
二级市场交易量方面,受重点排放单位交易行为驱动,8月21日至25日间市场活跃度及规模均大幅提升。第二周CEASIM二级市场挂牌协议交易累计成交量达到了令人瞩目的23,882.3万吨,是第一周成交量的2.73倍,成交额达到163.42亿元,是第一周成交额的2.76倍,交易量前十均为重点排放单位。二级市场价格方面,第二周整体呈倒V形走势,经小幅上涨后出现大幅下跌。周一开盘价为72元/吨,当日有小幅上涨,收于72.81元/吨。周二单向竞价通知发布,发放量远超 市场预期,对市场预期形成明显压制,二级市场价格迅速随之下行。随后几个交易日中,重点排放单位纷纷将存量释放到市场中,空方占据绝对优势,价格持续走低,最终收于64.16元/吨。
纵览两周行情,多空对弈,市场价格阴晴瞬变,但仍呈现出一定规律:一级市场成交价格、发放量对二级市场走势有重大影响,二级市场价格主要由一级市场量价和实际供求关系推动形成。首周行情处于连续涨停过热阶段时,一级市场竞价有效传递了价格预期,对二级市场价格形成一定牵制。第二周,在新增足量一级市场供给的推动下,市场参与方价格预期普遍下调,部分较为活跃的重点排放单位开始释放存量配额,导致二级市场价格持续下行。
图 CEASIM成交量价走势(8.14-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