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服务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行动方案全文

国泰君安 2023-05-09 00:00:43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发展规划提出要充分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强化苏浙皖创新优势,优化区域创新布局和协同创新生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开放合作,着力提升区域协同创新能力,努力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长三角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要紧扣高水平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区域发展,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打造长三角协同创新体系。上海市委全会要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以国家战略科技任务为牵引,强化科技创新的体系化能力,更好发挥科创中心和金融中心联动优势,持续完善创新生态、提升创新服务效能。


纵观世界各大著名科创中心,均拥有水平高、数量足的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转化主体,拥有适应各阶段科创企业资本需求的风险资本及相关服务,拥有让科技创业者和资本提供者顺畅对接的国际化市场化机制。以上三者基本构成科创中心所需的产学研高水平联动的生态。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深入学习贯彻国家和上海关于科技创新的总体要求,自觉增强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坚持“四个放在”,坚守“金融报国”理念,积极发挥上海市属金融国企“主力军”和证券行业“先行者”作用,深入研究借鉴世界各大科创中心发展历程中投资银行的功能与贡献,研究制定本行动方案,提出十条行动措施,以服务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破题点,深耕长三角一体化科创产业链,构建适应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综合化服务体系,努力在建设科创金融生态的赛道上贡献国泰君安价值,更好促进科技、产业和金融高水平循环。


一、针对科创企业不同发展阶段,提供高质量、全链条、差异化服务


(一)积极为初创阶段科创企业提供资源引荐和生态构建相关服务。加大力度为高校及企业科研项目引荐天使投资及管理团队、开展战略咨询,推动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科技创新生态。


(二)积极为成长阶段科创企业提供创投和财务顾问等专业服务。深耕上海市三大先导产业、六大重点产业及长三角重点产业领域,坚定投资具有市场影响力、能够创造长期价值并代表未来产业方向的龙头企业,以及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小巨人”企业。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撬动效应,在长三角主动发起或参与设立科创基金及基金管理公司,加快孵化、培育科创企业快速发展。持续做好临港科技前沿产业基金等已设立基金的运营管理,引入更多社会长期资本、优化金融资源配置。构建“财务顾问+”综合业务模式,发挥内联外引功能,为新经济优质成长期企业提供有力资金支持。探索推动S基金展业实践,形成培育科创产业的资本接力机制,促进金融与产业资本畅通循环。


(三)积极为拟上市阶段科创企业提供跨市场多品种投行服务。积极对接上海市及长三角科创企业上市培育库,推进更多科技企业通过上市发行进一步发展壮大。有效提高科创企业融资效率,为标的企业量身定制主板、科创板、创业板、北交所以及港交所等境内外资本市场最佳上市融资方案及战略配售服务,实现公司新增科创企业发行家数位居行业前列。支持拓宽债券融资渠道,积极拓展双创孵化专项债券、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等品种,推动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等科创类资产证券化产品,更好满足科创企业债权融资需求。巩固提升信用保护工具创设规模市场领先地位,提供“债券发行+信用保护”的综合金融解决方案,增信支持有市场、有前景、有技术竞争力并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战略方向的民营科技企业进行债券融资。


(四)积极为已上市阶段科创企业提供一二级市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高水平再融资、并购重组专业服务,有力推动科创企业做强做优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升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提升交易做市能力,助力提升科创上市股票的流动性和定价水平。加强科创金融产品创设供给,为投资者创造更多分享科创资产回报的机遇,更好搭建社会资金流向科创企业的通渠。提供定制化的风险管理及E-FICC衍生品解决方案,全方面服务科创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融资中的多元化需求。


(五)积极为科创企业股东提供全业务链综合服务。持续完善“投行+私行”“投行+机构交易”“投行+分支机构”等服务模式,针对股东、董监高、核心员工等各类群体,一站式满足科创企业上市后衍生的市值托管、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股东减持、融资融券、质押融资、私人订制等综合金融服务需求。


二、坚持开放协作、互利共赢,打造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圈


(六)强化长三角地方政府和重点客户的战略合作,构建差异化服务策略。深化长三角各家分公司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紧密合作,及时掌握张江、临港、大零号湾等上海市未来产业先导区和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沿线城市的政策动向和科创企业的发展动态,制定“一省一策”的针对性业务策略,以投融资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联动跨区域产业链上下游,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精准高效服务。


(七)创新政企合作模式,构建行业领先的科创产业研究智库。完善“特色基金+特色孵化+特色园区”的创新合作模式,打造科技园区类公募REITs领先优势,为盘活新型基础设施等相关资产、打造更具吸引力的高水平科创平台,提供专业突出的全品类综合金融服务,促进科创企业集群发展。整合内部各类产业研究资源,通过发布行业研究报告、共办政策研究中心、举办行业交流大会等方式,对外输出产业洞见、创新评估、政策咨询等专业研究服务,将服务对象从机构投资者扩大至上市公司、政府及监管部门、产业投资者等领域。


(八)着力打造“开放证券”生态。扩大科创“朋友圈”,深化与创投公司、金融资本、产业龙头、科技公司、专业机构等的开放合作,推动业务与技术的跨界联动、场景融合、数据价值共享、能力互补,构建互补互促、错位发展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全面满足各类主体的业务创新、科技创新需要。探索设立合资科技子公司,推动实现公司科技运营能力对外输出,探索应用场景等方面的生态对接。稳步推进在金融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战略投资,充分发挥公司科技转型与被投项目的联动效应。


三、完善配套机制,强化科创金融发展保障


(九)优化组织运行机制。加快推动投行、投资、研究所等单位设立深耕科创产业的行业部(组),以组织创新优化提升重点产业服务能力。探索建立公司跨条线“产业联盟”,优化跨单元协同联动机制,形成体系化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更专业、更高效的综合金融服务。优化科创股权投资市场化激励,坚持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适度提高投资容错率,建立契合不同阶段科创企业风险收益特征的激励约束安排。


(十)深化科技金融创新。突出业务与科技深度融合,聚焦公司“SMART投行”全面数字化转型愿景,持续加大金融科技投入,运用前沿技术推动业务模式、服务模式、管理模式转型升级,更好推进科技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