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2023年中期策略会成功举行
6月28日,“改革立潮头,创新促成长”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2023年中期策略研讨会在陕西省西安市正式开幕。本次策略会围绕医药、金融、消费、大科技、储能、一带一路等主题,设15场分论坛,70余场主题演讲,汇聚逾400家上市公司,共邀请逾百位各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及业界领军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主线中寻找投资良机。
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罗东原为本次策略会致开幕辞。他表示,从改革与创新中窥探未来,资本市场将展现出丰富的热点与主题。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丰硕成果,新的深化改革设计蓄势待发。地产新发展模式正有序落地,“居者有其屋”和产业环境优化将逐步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扎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正持续加快,“一带一路”十周年将会强化外部合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进一步提高,科技领域自主可控加速,高端制造、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加快发展。这些将成为未来资本市场的热点,也是国泰君安机构业务重点布局的方向。
在28日上午的主论坛上,中国社科院金融所原所长,现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王国刚,在《中国宏观经济走势的深度解析》的演讲中表示,中国经济基本面长期向好,今年以来我国疫情防控取得了决定性胜利,经济社会全面恢复,三重压力得到缓解,但预期转弱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需要提高政策的稳定性和协调性,使投资者有利可得,保障就业者的收入;同时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足科技、产业和体制机制的短板。
科学技术部原调研室主任胥和平,在会上做了题为《中国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发展》的演讲。他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挑战机遇。中国经济具有长期发展的潜能,有明确的发展战略、良好的基础条件、巨大的增长空间。要客观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培育产业新动能,强化创新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国企研究室主任项安波的演讲题目为《国企改革新征程及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建设》。他认为,如何给予国企改革溢价,关键是判断改革有没有实质性和突破性,从产权着手、从人性出发,是一个重要评判标准。国企改革迈上新征程,将效益提升、价值创造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深度和实质性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国有企业,中特估值体系可以给予双重溢价。
浙江大学求是讲座教授,原证监会规划发展委员会委员、深交所研究所所长何佳,做了题为《中国金融体系主要矛盾及对A股市场主要影响》的演讲。他表示,金融问题都是全局性的,中国金融体系的主要矛盾是资产的定价体系,需要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完善定价体系,逐渐消除结构性套利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