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从“预期弹性”到“增长验证”

丁丹 2022-07-15 17:00:00

疫情影响不同,消费类影响更大但恢复弹性也更大。新冠疫情对于不同细分领域的Q2业绩均构成了一定的影响,尤其是消费属性更强的可择期医疗,我们预计整体仍呈现逐步好转趋势,尤其是龙头公司的经营情况明显好于行业。且刚需往往只会延后而不会消失,预计下半年需求回补将带来更高的恢复弹性。此外,零售药店因基数效应和逆境反转Q2环比将显现提升态势。


制造类公司受需求端影响较小,整体业绩相对更稳健。部分赛道诸如医疗设备和CDMO等为2B类制造业,只要生产不受影响,需求端受影响较小,业绩相对稳定。其中,预计H1业绩增速超过20%的公司有:迈瑞医疗、大参林、海泰新光等;预计超过30%的有金域医学、昭衍新药、爱美客、康龙化成(non-IFRS);预计超过40%的有爱博医疗、新产业、泰格医药(扣非)等;预计业绩增速超过50%的公司有:康泰生物、药明康德(non-IFRS)、开立医疗等;预计翻倍以上高增长的有凯莱英、博腾股份、万泰生物。(更多前瞻请参考附表1)。


下半年趋势:疫情可控前提下,医疗需求强复苏态势延续。目前市场已基本一致预期Q2低谷、Q3修复的复苏路径,但是不同赛道市场预期强弱程度不一。从2020年疫情后的恢复情况来看,下半年恢复期弹性较大的板块为医美及医疗服务(医院),其2020H2收入端环比增速分别达到了81%及92%。此外,消费类医疗以及可择期手术类耗材,诸如眼科、口腔、电生理、TAVR等,在2020H2同样展现出较强的恢复弹性。预计疫情可控前提下,下半年医疗需求强复苏态势将延续,特别是少数强刚需产品,不排除经销商因Q2受物流瓶颈而在Q3补库存,叠加暑期消费旺季,业绩环比高增长可期。但疫情依旧是不确定的重要变量,仍需紧密跟踪。


从“预期弹性”到“增长验证”,医药的确定性具备横向比较优势。业绩主线下,下半年的逻辑已发生变化,上半年主要是疫情后的复苏“预期弹性”,而下半年则来到业绩恢复的“验证性”。在这一过程中,相比于其他行业,医药板块在业绩验证的确定性上横向比较优势将更为突出。与此同时,考虑到2022上半年的低基数,则疫情可控前提下,2023年上半年同比高增长可期。


稳中求变,聚焦业绩确定性和趋势向上变化个股。下半年核心宏观变量是疫情+政策,选股稳中求变:基于业绩增持医疗设备(迈瑞医疗、海泰新光、澳华内镜、开立医疗)、消费医疗(爱尔眼科、爱美客、万泰生物),CDMO(药明康德、康龙化成);基于变化增持药店(益丰药房、老百姓、大参林)。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超预期。

!免责声明

本网站不是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平台,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君安证券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风险提示等)请详见完整版报告。如需了解详细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具体参见本公司发布的完整报告。

本网站所载内容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此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转载或引用。除本站外,本公司并未授权任何公众媒体及其他机构网站刊载或者转发本公司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本公司也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决策。